冰冷的冬季想吃口新鲜蔬菜,除了叫外卖,还有什么其他方法,能挽救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吗?
你要问,答案便是手机App买菜。
2019年,团体转型菜商场,成了生鲜电商转型自救的中心主题。
刚刚进入12月,传统菜商场就成为了互联网巨子们眼中的香饽饽。
上海苏宁宣告敞开菜场事务,社区里的“苏宁小店”添加蔬菜货台。而在更早的时分,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美团买菜等主打线上蔬菜配送的电子商务途径也纷繁扩展规划,直接催生出了生鲜电商冷寂之后的新春天。阿里光环下的盒马,也新增了散装蔬菜、净菜配送等服务……
生鲜电商,这个被令很多独角兽和投资人都尽折腰的“最难电商”,关于它此前的探究,现已早有长篇大论的剖析,再讨论也不免吠影吠声。
咱们不如以最近也是最接地气的“菜商场形式”为头绪,看看生鲜电商这一轮“求生之路”,都隐藏着哪些隐秘与逻辑。
出世的谎话:巨大上的生鲜故事为何改弦更张?
假如记忆力足够好,想必还能回忆起生鲜电商刚刚鼓起时,2012年开端的盛景——
高端进口产品扎堆:澳洲龙虾、芬兰三文鱼、智利车厘子、马来山竹,都是电商爆款,宛如线上版的高端超市。这类SKU的一起特点是产品附加值高,一旦规划效应开端发挥作用,丰盛的赢利率就能够抵消昂扬的冷链配送本钱。其时的电子商务途径,要是没有全球直采的招牌,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高端人群的流量进口:高客单价的定位,天然要讲城市中产的故事,CBN2017我国家庭生鲜消费陈述中称,生鲜电商的主力消费人群以高学历家庭用户居多,但各个途径都是相同显贵的进口转内销,同质化竞赛之下,生鲜电子商务途径只能向途径要流量,比方阿里系、京腾系,而无法成为高净值流量的输出者,这就使其无法开辟其他轻型盈余形式。
空阔的蓝海商场:2015年生鲜电商最张狂的时分,声称未来五年可达千亿规划,原因是服装3C等范畴的电商浸透率是20-30%,而生鲜电商只需1%左右的浸透率,咱们都以为这儿面有巨大的时机。但支撑这一风口翻开的,是大本钱的“战略性亏本”,降价、补助、赠送……谁能淡定地在消费爽点上长时间继续发力?成果便是一通骚操作之后顾客“薅完羊毛就走”,途径似乎成了替本钱施舍的“中间商”。
成果便是,上述逻辑既没有成功协助生鲜电商成功盈余。标准化产品打不过生态优势的某猫和某狗,细分笔直的又无法处理边沿本钱问题。最终到了2015年,一组闻名的调研显现,国内4000多家生鲜电商,88%亏本,7%巨额亏本,只需1%的完成了盈余。
互联网解救传统农业的逻辑,阶段性垮掉……
线下的谎话:“有枣没枣打三竿”的生鲜货架
尽管生鲜电商初始期的故事没有讲通,2016年,14家大型生鲜电商企业倒闭。但却留下了后期展开的硬性财富:
首要,在生鲜电商热潮的推进下,冷链物流系统变得更老练。刚开端,我国冷库约为8000万立方米,人均还不到0.1立方米,并且集中度低,还没有建立起全国性或大区域的规划化网络。
随后伴随着生鲜电商自动或被动地投入冷链物流建造,比方京东宣告投入100亿建造第三张物流大网,原本日子、易果生鲜、每日优鲜等其他笔直生鲜电商也纷繁展开自建,顺丰也开端供给专有冷链物流,为生鲜商场全体履约功率开端触达平衡点建立了先决条件。
别的,部分便利店、商超完成了信息化改造,至少都用上了移动付出和外送途径,电商配送的众包形式开端鼓起。此前,生鲜电商每个订单发作的人力、物流、包装、冷链建造等在内的归纳履约本钱是35元左右,在尝试了“前置仓+O2O社区众包”形式之后,根本能够下降到5元左右,进一步向赢利点接近。
新零售概念的爆红,大数据等技能的浸透,不甘于被AT巨子收割职业余荫的创业者们回头一想,在一段时间的消声匿迹之后,又大举杀入了线下的新战场。
逻辑听起来也非常合理:生鲜电商的供应链和履约才能进步,大数据算法能够支撑动态决议计划,让适宜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与数量,呈现在它最应该呈现的当地。
成果,这本盈余账并没有由于互联网军团的自动下沉“到家”“到店”,而发作改动。
当“放手掌柜”尽管减少了运营本钱,但一方面服务质量对产质量量的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检测,这需求在栽培、收购和出售三个环节上完成全工业链协同,无论是无人货架仍是O2O门店,都无法也无动力去替代途径寻觅处理方案。
与此一起,线下布置在引来流量的一起,也添加了额定的本钱。门店和外送途径往往需求收取10%以上的途径费,电子商务途径成了给他人免费打工。无人货架也无法躲避硬件本钱和日常损耗。
成果便是,线下形式刷完一波存在感之后,电商买卖规划并没有肉眼可见的上升。真实留到最终的,依然是巨子流量的依靠者,比方大润发、7FRESH、盒马等等。漫山遍野的新零售,并没有如预期地给整个工业带来繁荣添加的新机遇。
再次“降级”:越来越接地气的生鲜电商又带来了哪些新花样?
生鲜电商的新风潮,是——走,去菜商场卖菜。
下班之前翻开手机App选好食材,回家后洗手作羹汤, 这个温馨的故事不只安慰了城市年轻人饱食外卖的胃,也成为生鲜电商的新动向。
满58减免运费,0.1元秒杀一斤鸡蛋,特价生果只需XXX,下载App即可收取优惠券,这些单价低、但高频刚需的生鲜产品,成为了互联网菜商场运营们的拉新利器。
新途径为了争抢用户,往往特别能对现金流狠得下心。“不设最低配送价格”便是其中之一,只买一块钱的葱也能够半小时内0元配送,关于现已习气了线上下单的用户来说,在途径产质量量没有肯定差异的条件之下,无疑是添加复购率的体会制胜之道。
这样的优势,能坚持吗?不同的线上菜商场有自己的处理之道。
比方前置仓大多是当日达的标配,很多冷藏柜、库房租金、水电本钱,不断紧缩着拍途径的盈余才能。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呆萝卜”,四月份还被奉为生鲜电商全村的期望,前不久就传来上千个门店关门裁人的音讯。
要弥平这一点,就需求详尽到锱铢必较的运营手法,怎么恰如其分地用好扣头、补助等手法,加快新用户的习气培育和沉积,一起尽或许进步客单价赢利。整合原产地资源,不让批发商赚差价,是生鲜电商数年来都未能彻底处理痛点。
不难看到,运营方法上的一点颤动,都或许影响“互联网卖菜”的胜败。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生鲜菜场的竞赛也将升级到数字战、智能战,谁能最早占有对用户大数据进行个性化决议计划的技能高地,影响用户的“菜篮子”决议计划,才有或许在这场持久战中坚持优势。而目前为止,包含巨子在内还没有见到技能上的立异点。
生鲜电商的七年之痒
整理往后咱们发现,生鲜电商从2012年开端鼓起,到现在走过了七个年初。期间互联网、O2O、新零售、人工智能等风口变了又变,但这个范畴一直没有淡出年代的舞台。
民以食为天,生鲜商场的故事永久都有得可讲,都圆得过来。
但前史也给了整个职业许屡次教育和淬炼。从冷链缺席的质量堪忧,到无人货架的一地鸡毛,再到急进的新物种开了又关,在一次次狂奔中,作为参与者和旁观者,咱们也能逐步看清生鲜商场的迭代轨道:
1.更重视第三方的完善。
生鲜电商线下化以来,更多地是检测体会和服务才能,而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等根底业态都呈现了集中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比方为买菜事务打通供应链的外送途径,供给全国冷链配送服务的物流合作伙伴,开端为整个职业供给有用的后端保证。
2.更重视工业链的整合。
从开端的“原产地直采”,到现在的溯源定制,生鲜笔直玩家渐渐的开端经过出售端影响工业链上游,从而对低单价的高频品类进行标准化的可控办理。这是传统零售批发途径很难完成的工业动能,而接下来的流量暗战,也将从这一硬核实力开端区分距离。
3.更重视智能技能的结合。
线下场景与线上途径的抵触,也让智能技能的壁垒建构充满了引诱和想象力。
以本钱高企的前置仓为例,沃尔玛、亚马逊等科技巨子就曾提出过“空中仓”的概念,经过建造“漂浮库房”,运用无人机直接送货上门,下降配送本钱。
从这个视点讲,生鲜电商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可讲——只需脑洞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