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科学网>资讯>正文

从7000余家跌至缺乏600家网贷从业人员高喊活下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9-11-06 16:03:20 作者:责任编辑NO。卢泓钢0469

消费之前必须要格外注意哪些“陷阱”?诱导消费者的话术和骗局都有哪些?黑猫投诉平台帮您避开这些消费障碍,保障您合理的投诉需求。[点击投诉]

  原标题:从7000余家跌至不足600家 网贷从业人员高喊“活下去”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6日电 (魏薇)2007年,国内第一家网贷公司拍拍贷诞生。自此以后,网贷在中国已走过十二年峥嵘岁月。在经历了萌芽探索期、野蛮生长期以及回落低潮期,今年网贷行业正在加速出清。

  近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会议”)。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网贷机构处置的几大方向,退出为主要方向,对于符合条件的机构可转型为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会议同时强调,对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加大打击力度。“活下去”可能是目前存量网贷平台的共同心声,只是留给他们的试错机会似乎不多了。

资料图 来源:中新经纬 熊思怡摄

  网贷出清进行时,正常运营平台数跌破600家

  “必须要承认自己所在行业处于一个正在被边缘化,我现在的想法就是企业能活下去。”某网贷平台的从业者袁娜(化名)和几名同事在小群里讨论,以后这行可能就不存在了,这几年的努力相当于白费,我觉得还是挺“扎心”的。

  11月3日,上市公司宜信旗下网贷平台宜人贷发布《关于宜人贷和宜信惠民网贷业务整合的公告》,宣布将宜信惠民和宜人贷网贷业务进行整合。

  整合完成后,新增出借端和借款端客户全部由恒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运营的宜人贷平台为客户提供网贷服务,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将不再新增出借和借款业务。本次整合完成后,宜信旗下将只有一家网贷平台。

宜人贷发出的网贷业务整合公告 来源:宜人贷官网

  宜信的整合只是行业出清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网贷行业持续出清,此前宁夏、深圳、云南、上海等多地相继对外公示了网贷机构清退名单。进入10月,多地公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进展。

  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湖南省整治名单内纳入行政核查的24家网贷机构P2P业务均不符合“一办法三个指引”有关法律法规,现予以取缔。湖南省也成为国内首个全部取缔P2P业务的省份。

  紧接着,10月18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函称,当前,P2P网贷行业正在进行风险专项整治,至今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未来将对山东全省范围内未通过验收的P2P网贷业务全部予以取缔。

  10月28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挂出了深圳市第四批12家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P2P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名单。

  网贷之家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跌破600家整数关口,下降至572家。据不完全统计,10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29家,其中停业转型平台为13家、问题平台为16家。另据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最高峰时网贷平台总数达7705家,相比之下已大幅缩减9成多。

  袁娜认为,这个行业一定会经历从严监管到正规化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会让小部分企业还能存活,它一定是仅存几家,能起到示范效应,这几家一定是确实非常合规的平台。

  仅19家网贷平台有网络小贷牌照

  网贷行业的未来在哪?监管方面给出的其中一个答案是,转型为小贷公司。

  “转型为小贷公司倒不难,从目前的监管思路看,针对小贷公司也是分类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告诉中新经纬记者,小贷公司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小贷公司,这种小贷公司在特定区域开始展业;还有一种是网络小贷公司,此类公司可以开展一些互联网金融业务,但对股东资质、资本金实力等等,会有更高要求。

  在尹振涛看来,网贷公司转成传统小贷公司或者转为网络小贷公司,其实有一个本质的转变,这个转变并不是所有平台都能达到。

  “最核心的问题是资金来源,网贷公司是老百姓投资的钱,但是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只能是自有资金和同业的拆借,而不能向老百姓吸收资金,大多数的平台是否能够转型成自有资金来源,是否能向商业机构借来钱,这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尹振涛表示。

  “另外一个障碍就是小贷公司和网络小贷公司受杠杆率的管理”,尹振涛进一步介绍,目前来看,大致是三倍,最多不超过四倍或五倍的杠杆,而大多数网贷机构早都超过了,因为网贷机构是一个信息中介,不受杠杆率的管理,这也使转型难度比较大,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网络小贷牌照对放贷的金额有限制,杠杆比率大约1-3倍,也就是说实缴资金1个亿,最多放贷3亿,提高放贷金额就需要追加实缴资金。对于大多数拥有牌照的网贷平台来说,几乎都是几十亿到百亿级的待还余额,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注册资金好几个亿到几十亿、百亿不等,追加资金意味着考验实力背景,甚至可能在引入资金的同时会增加运营成本。

  袁娜所在的网贷平台也拥有网络小贷牌照,但仅是作为合规要求的一项,她也并不了解是否开展了相关业务。“我没有听到哪家成功转型成小贷公司,毕竟量级是不一样的,而且转型成小贷公司也会涉及一些其他问题。”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认为,由于小贷受杠杆限制,基本上以自有资金放贷,因此目前该牌照价值有限,基本上对P2P平台转型帮助较小。

  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9年1月20日,全国范围内共有网络小贷牌照300张。截至今年1月,有22家目前还在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已经通过主体或者关联公司获得了网络小贷牌照。

  中新经纬记者梳理发现,在上述22家网贷平台中,有3家平台今年出现“爆雷”,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仅剩19家网贷平台有网络小贷牌照。这些持有牌照的多数为头部网贷平台,如人人贷、你我贷、借贷宝、积木盒子、51人品、开鑫贷、翼龙贷、宜人贷等。

  仅个别网贷有望转型为消费金融公司

  上述会议中指出,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持牌消金公司数量已达24家,仍有数家在申请牌照的过程中。

  此前,平安集团在三季报中披露,董事会决议通过,拟合资设立全国性的科技型消费金融公司,目前相关事项尚待履行监管审批程序。今年7月,路透社曾报道称,陆金所已计划退出曾是其核心业务的P2P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申请的消费金融牌照可能是为陆金所的转型做铺垫。

  不过,转型至消费金融公司也并未易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申请消费金融公司牌照门槛比较高,仅个别公司有望达标。

  “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已经有非常明晰的监管规定,准入标准中对股东、资本金实力等相关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从目前阶段来看,只有极个别上市公司或者规模比较大的网贷公司具备这样实力,大多数网贷公司根本达不到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要求。”尹振涛认为表示。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介绍,从牌照门槛来看,消费金融公司门槛远高于小贷公司,如非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发起人时要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等,只有个别巨头系P2P平台有望达标。

  王诗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头部、股东背景较好的P2P网贷平台可能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或者有机会入股消费金融公司,由于消费金融牌照门槛较高,预计总量不会太多。

  还有哪些转型出路?

  在会议中表述中的“其他持牌金融机构”也为网贷行业留下了其他的可能性。

  今年,有不少网贷平台尝试转型做助贷业务。6月,网贷行业元老级平台信而富公告称,由于近期的监管变动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市场的不确定性,信而富正在停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向新的助贷业务模式转型。

  这起源于今年年初网络流传的一份文件,网传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该文件特别提到,应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而此次会议中并未提到助贷一词。

  “所谓‘助贷’没有明确的定义,也不是监管部门所提倡的。”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

  薛洪言表示,助贷模式不需要牌照,且已成为行业里的主流模式,不需要监管专门鼓励或扶持。助贷模式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主要带来两方面问题,一是监管套利问题,具体又可分为助贷机构变相从事金融业务的无证经营问题,以及金融机构借助贷变相跨区经营、规避杠杆率限制等问题;二是资产规模快速增长背后的贷后管理压力,尤其是个别城商行经营能力、风控能力的提升跟不上规模的增长,很容易埋下风险隐患。

  除了助贷模式,还有哪些转型的方向?尹振涛举例说,例如保险销售公司、证券经纪公司、保险经纪公司,这些公司其实跟销售、导流等逻辑比较紧密,同时这些公司也是监管部门所要求的持牌机构。

  薛洪言建议,除了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P2P平台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以及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牌照,继续在资管领域发力。

  不过在袁娜看来,这些行业本身的行业壁垒也很高,转型也需要对整体人员素质、业务架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开展新业务也需要时间成本。

  “现在可能就是一个试错的阶段,但是网贷行业目前可能也试不起,现在大家的收入来源都比较少了,所以也不敢轻易尝试。”袁娜无奈地表示。

  “多创造价值,少制造风险,才有可能获得生存空间。”北京一家网贷平台副总裁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过去几年,一些网贷平台偏离信息中介定位,产生各种风险。监管政策法规逐渐明确细化,不少平台退出。网贷平台需要紧跟政策法规,一一对照落实,提升合规水平。各家平台模式、用户、实力存在差异,出路不一样,不过都需务实。

  毫无疑问,网贷行业的凛冬已至,答案不是这个冬天还要多久,而是是否做好了御寒的准备。(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