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科学网>资讯>正文

米家扫地机器人体验: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7-09-11 10:13:33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周定纬

  小米曾表示,小米生态链品牌米家每年将重点举办春秋两场发布会。今年的第一场是米家电饭煲,而第二场则是今天推出的米家扫地机器人。

  在发布会之前,米家扫地机器人的母公司Rockrobo曾举办了一次小型的媒体沟通。除了对米家扫地机器人的构造、功能作详细阐述,还在实验室环境下与iRobot、俐拓、科沃斯等主流品牌作对比,无论是从清扫时间、还是最终的清洁效果来看,米家扫地机器人都完胜对手,那么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它的表现又如何呢?

  外观结构

  从外观上看,米家扫地机器人延续了一贯的类Muji极简设计风格,包装内为主机、充电底座、电源线、毛刷清理工具、说明文件。

  正面上方的圆形“大鼻子”是激光测距传感器底部只有开关和Home两个按钮,按钮周围是 一个环形指示灯。开机键长按是开/关机操作、短按是启动或清扫。Home键长按是启动局部清扫模式、短按是启动自动巡航回底座充电。同时长按是WiFi重置。指示灯白色常亮代表电池电量不小于50%、黄色常亮为电池电量处于50%~20%间、红色常亮为点亮小于20%。当指示灯呼吸闪烁时代表机器人正在充电或者正在启动中,红色快闪代表及其处于故障状态。

  按钮下方可掀起正面面板,里面隐藏着WiFI指示灯、系统重置键和集尘盒。集尘盒容量420ml,上有HEPA滤网,可防止PM 2.5造成的二次污染。

  侧面顶部是排风口、充电接口。下侧为碰撞缓冲器,底部为超声波传感器,用于防止直接碰撞损坏机器人和家具。超声传感器左侧是沿墙传感器。

  底部结构也很常规,顶部有四个悬崖传感器,防止机器人直接从高处跌落。采用单侧边刷和单主刷的搭配,边刷和主刷都放置了一小撮刷子,以防止毛发缠绕损伤电机。动力系统也是标准的万向轮+左右两个主轮的搭配。

  充电底座背部配备了后盖,内部也有线槽可以将多余的线收敛在内,美观的同时还可防尘。

  大多扫地机器人都采用毛刷+大功率吸尘器的组合,小米也不例外。米家扫地机器人采用NIDEC电机,官方表示最大静压可达到1800Pa,但由于其他厂商并未公布具体数值,所以目前尚不好判断在行业中的地位。

  反观电池采用5200mAh,而行业中扫地机器人电池容量基本都在3000mAh左右。技术出身的Rockrobo创始人表示,大容量电池除了更大的可用面积外,还为了提升电池寿命。由于锂电池在经历电量放空再至满电的过程会损伤电池寿命,大容量的电池让机器人清扫完成后,还可以剩余更多电量,这样会一定程度上延长电池寿命。在正常使用时,米家扫地机器人点亮低于20%时会直接停止清扫返回充电,充电完成后会继续清扫。

  路径规划

  大多数人买了扫地机器人在家用两次,基本都会扔在墙角吃灰,主要还是因为他并不能很好的清理地面。而清理不干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吸力不够大;二、有些地方扫不到。吸力方面,上文已经有所介绍,下面我们来讲路径规划。

  扫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大类,随机式和测距式。

  随机式说人话就是瞎撞,机器走直线,遇到障碍物就折返一定角度再走直线,通过时间堆积来尽可能扩大清扫面积。使用这种巡航方式会出现两个痛点,其一是赶上人品差,有些地方清理不到;其二是在较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困在某些部位出不来。

  而这两年,为了解决以上两个痛点,不少高端机型搭载了测距传感器,先大致构建地图,定位坐标再进行清理。这样做既能解决盲点问题、又能防止机器困死在某个角落。同时还可以防止某个区域过度清扫、浪费时间。

  米家扫地机器人采用的就是上述的原理,顶部激光传感器会以每秒5圈的速度进行旋转,向各个角度发射并接受激光,从而大致绘制出房间地图。机器人会首先贴墙边进行移动,清理墙角的同时会继续完善整个房间的地图。将所有路径结成一个圈后,会将区域分块,逐块进行弓字型清扫。这样理论上就可以进行较为彻底的清扫了。

  不过由于现实家庭环境中较为复杂,比如玻璃可以透过激光,但却无法让机器人通过,这就会混淆机器人的路径规划,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其他手段了。米家的解决方案是在机身上加入声波传感器,来辅助地图规划和障碍判断。

  远程遥控

  米家智能家居设备并非只能使用小米手机进行操作,在Android和iOS环境下,下载“米家”App,均可实现远程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操作,这款扫地机器人也不例外。

  通过App可实现远程观看清扫路径、快速开始/停止清理、寻回充电、调整吸尘力度的功能。要注意的一点是,只要米家机器人连入了环境WiFi,手机便可在任意网络环境下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

  在设置里还可以给机器人设定自动清理时间,可以支持一天多次清理。米家扫地机器人在低电量时会优先回到充电底座,充满电后再继续清理。这样如果在晚间用户已经上床休息时,机器人重新启动了清理就会打扰到休息,勿扰模式的加入,可以再规定时间段内防止机器人自己进行清理。

  耗材状态会根据时间大概估算滤网、边刷、主刷的剩余寿命,可自行到小米官网购买替换。

  如果万一机器人被困在某处,选择App中的定位我的机器人便可让机器人发出提示语音。Rockrobo工作人员还透露,未来的固件升级还会加入更多功能。比如提示语音的自定义等等。

  实际使用

  模拟实验场景中采用了一个长三米、宽两米多的房间,房间右侧放置了一款折叠单人床,左下方是一个办公椅。坐上的墙角放了一双鞋,鞋的右侧是充电底座。底座附近放了耳机、数据线作为干扰物。以换色菊花茶的花瓣作为主要污垢进行测试,将室内地面均匀地铺洒开。最后的清理路线如下图。

  清理完成的图如下。

  从路径图可以看出,虽然耳机线被缠住,但拖着线米家机器人还是完成了对室内的清扫,清扫也基本覆盖了可触及的区域。从房间实拍图可以看出,大致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但仍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对于碰撞缓冲器接触到物体后,机器人会直接转换方向行进。这样做虽然减少了对机身和家具的磨损,但如果在环境中挂了个落地帘,帘对面便成了卫生死角。而其他有些厂商的策略是先试着推一下,推得过去就到另外一侧清扫,推不过去再转向。而已小米的策略就会导致鞋旁边的污垢无法清理。

  米家机器人虽然解决了中低端产品存在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没有解决整个扫地机器人的两大痛点问题。一是越线能力、二是死角问题。

  对于数据线等障碍物,米家机器人的表现并不好,除了会干扰清扫路线外,也会导致缠绕后清理效果大打折扣。请看局部图。

  分别以插线板导线、USB数据线、耳机线三种粗细线作为检测物。测试结果如下:

  插线板导线:10次测试中,有6次可以推开或跨过。但还有3次已经严重影响清理线路,出现还有区域未清理到,但却提示已经清理完成。甚至还有一次机器人被困在一圈线缆之间无法逃脱,最终待机。

  USB数据线:10次测试中有8次推开或跨过,但也有两次直接将线搅入了主滚刷中。

  耳机线:10次测试中,均以异物缠绕导致无法清理变为待机状态。

  而第二个痛点就是死角问题。对于小于机身宽度或低于机器人高度的区域是完全无法清理的。

  价格中的“猫腻”

  发布会上宣布米家机器人售价1699元,而带有地图构建的其他品牌扫地机器人,国产价格在3000左右,外资则达到了5000甚至以上。除了小米的定价策略外,米家机器人是否从硬件与其他厂商的完全没有区别呢?这里举一两个例子。

  部分国产厂商在底部吸风口后方放入了拖地抹布组件,并且上方有水盒,可以再扫地的同时进行拖地。此外,为了防止滚刷在运行中掺入大量毛发,小米的解决方法简单粗暴,直接给你个带刀刃的钩子手动清除掉,而其他有些品牌会使用全塑胶滚刷。

  而发布会上重点强调的1800Pa吸力、1.2Ghz处理器、跟谷歌无人汽车相同原理的激光测距原理更多都是宣传噱头。

  所谓1800Pa吸力确实比较大,但实际上在设置中有单独的选项才能打开,平时正常清理基本用不到这么大吸力。既然基本用不到,那么跟其他厂商比较这个数据又有多大意义呢?

  总结

  米家扫地机器人的定位也一如小米生态链公司的产品策略,用中端产品的价格,购买高端产品的体验。而就这款设备而言,它也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如果说这款产品有任何突破的话,那么价格是唯一的亮点。

  行业的痛点一个都没有解决,即便在其他方面使用体验有所提升,但还是改变不了这个品类鸡肋的事实。

  所以对于那些,已经了解了扫地机器人痛点的人,但依然想买的人,米家扫地机器人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对于老杨这种强迫症晚期、事儿逼、还没有大房子的人,我是不打算花这个冤枉钱,左右也存在死角需要手动清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