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科学网>资讯>正文

大秦帝国之崛起之路 秦昭襄王到底应该怎样带领秦国崛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时间:2018-04-03 22:05:3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林志炫
大秦帝国之崛起之路,秦昭襄王到底如何带领秦国崛起?随着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热播,两千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被重现,不过说到底,到底大秦帝国之如何崛起的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一说,大秦帝国,在秦昭襄王的带领下,如何在荆棘之中,走完崛起之路?

絮絮叨叨了这么多,言归正传,今天,我要八一八《崛起》中我最喜欢的这个人物,秦昭襄王赢稷。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赢荡在周王畿举鼎绝膑而亡,传位于在赵国为质的赢稷。自此,少年嬴稷登上历史舞台,从幼稚冲动花样作死到一代霸主傲视群雄,在位56年,成为秦历史上执政时间最久的王,拉开了巍巍大秦,强势崛起的扩张之路。

继位之初:携王冠归来,经历季君之乱,淳朴少年长成赌气任性、不高兴就闹情绪的熊孩子。

接到诏命时,稷儿还没来不及思考这对他的人生意味着什么,只是悲伤于荡哥哥英年早逝的消息,心性纯厚,由此可见。

而芈八子的寥寥数语给即将为王的嬴稷上了第一课:身系社稷重任,怎可只身犯险,置秦国于险地而不自知,身死事小,国家动荡事大,一个好人和一个好的王者是有区别的。

回到秦国,芈八子携手白起、魏冉、严君协力平定季军之乱,将稷儿送上王位。稷儿年少,又多年在赵国为质,远离权力纷争,哪知人心贪婪,政治黑暗。只眼睁睁看着哥哥、大娘死在自己面前。也许就是这突来的血雨腥风,让对舅公、母亲的埋怨在他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嬴稷再长大一些,觉得自己手无实权。想要靠赌气、胡闹来争回权利,种种搞怪无不让观众啼笑皆非。

这样的画面,有没有熟悉感?这哪里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分明就是我们身边无数个跟父母亲顶嘴、耍小脾气、想要什么东西得不到就胡搅蛮缠,青春里无比叛逆的“熊”孩子嘛。

也就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嬴稷才更加真实地跳出剧情,鲜活的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喜欢上这个可爱的,调皮的,任性胡闹的少年。

此时的嬴稷,容易冲动,容易急躁,容易泄气,但聪明而有大略,他急切地想要一个平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

国有君王初长成:君王之心,本就该伤痕累累。只是嬴稷的成长之路,却在失去中走得异常疼痛。

因楚国公子羋横傲慢无礼,嬴稷在魏冉生日宴上大打出手,不听劝阻,做出了伐楚的决定,致使最敬重、最信任、最亲近的王叔因此而殉命。

如若可以选择,他宁可不生在王族,“王族的血是冷的,说的话是假的,做的事不可渎,言之辱也。”

但王叔用长辈的宽容温厚,语重心长地说出对赢稷一生影响重大的话:切莫悲悯自己,要放眼于天下。大爱乃爱天下,大仁则必舍小义。王者之心当能藏污纳垢,化腐为金。王者之仁义,与普通子民的仁义大不一样,与逝者的哀伤澎湃也绝非一物。所谓王者,民心安稳,社稷昌盛,才乃苍生之幸,国家之幸,天地间真英雄也。

如此大仁大义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得年少的赢稷心潮澎湃,含泪立誓:克己勤免、自强不息,致力于将秦国建为中原第一大国。

这样的失去之后,稷儿第一次真正领悟了王者之责任重大。身为君王,必要放眼天下,怎可斤斤计较于方寸之间,一人之荣辱得失。为王的路还很长,此时,他才刚刚启程。

为了叫板母亲和舅公,证明自己已经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君王,嬴稷决意一鸣惊人。迎薛公为相,绝楚联齐,关押老楚王。

在政治上,这是多么思虑不周、幼稚天真的决定啊。

识人不明,嬴稷并没有看出薛公来秦国只为沽名钓誉的本质。待母亲设计使他认清之后,放其归齐,却引来薛公率韩魏齐三国合纵攻秦的大祸。

形势判断不准确,使得函谷关失守,魏冉用计拿数城拱手送于韩、魏,才得以合纵瓦解,函谷关保全。

这样的失去后,少年热血再次冷却。嬴稷终于懂得社稷之难,国之重担重于千斤,岂是儿戏。体会到了母亲和舅公的一片苦心,他们希望他成长,却不愿他独断专行,因年少懵懂犯下滔天大错,成为大秦的罪人,无法弥补。

与亲人,冰释前嫌,虽有伤害,亦是值得。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失去虽痛,所幸稷儿在改错的过程中懂得了反思和承担。

稷儿初识情爱,将一片痴心奉于所爱之人,不承想,新婚之夜,换来伶优的拔刀相向。

王者,不可有被人拿捏牵制之软处。宣太后以身作则,含泪诱杀了怀有不臣之心的初恋义渠君,为稷儿开了个好头。

如同他的父王嬴驷驱逐芈八子,防患于未然,赢稷忍痛割舍了魏伶优。

就让那一双眼睛住到心里,感情从此干干净净,世间再无王之软肋。

赢稷听取了范睢联魏攻赵的策略,送太子嬴倬到魏国为质。为破坏秦赵联盟,赵胜在魏国先斩后奏杀了赢倬。

在赢倬大葬时,宣太后悲痛欲绝,质问赢稷,为何,到底为何?

当赢稷无比悲痛又掷地有声地回答,为了我秦国能进取,何人不能舍,何人不能弃时,宣太后知道,稷儿成熟了。

他已知道何为轻何为重,何为家何为国,胸怀天下的王者之心已然形成。

宣太后绝食而亡这一集,不知道有多少人潸然泪下。为了她的稷儿能没有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去清理朝政,她甘心放弃生命,含笑九泉。

若不是胸怀天下,她何以如此坦然。

若不是母爱无私,她何以如此决绝。

宣太后有着与生俱来的政治魄力,41年临朝执政,她让大秦的国力与日俱增,版图一再扩张。所幸,他们母子在权力争斗的漩涡里,始终握紧双手,关系并未冰冷。

稷儿弱小之时,她言传身教,引导他如何成为一个好王。稷儿强大而她成为负担之时,她依然助他,用终结生命推动他成为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贤王。

“终有一天我的生命将抵达终点,而你,将加冕为王。”

现在,是时候了。

从此,这世间再无可羁绊稷儿之物,为母愿他胸中大志,心中天下,一步步到来。

只是以后这漫漫长路,还会有谁能温暖他,嘱咐他“天凉了,早晚莫忘了加衣”、“国事繁重,莫忘了吃饭”、“夜深了,放下竹简休息”?

成长之路跌跌撞撞,究竟要犯下多少错,我们才知痛改前非?承受多少次切肤之痛,我们才能心志坚定?更何况帝王之心,本就比常人更多伤痕累累。

看着稷儿在一次次的失去中磨砺心志,一次次在疼痛中愈发成熟,仿佛看到那个在成长中摸爬滚打的自己。

成长虽痛,所幸他从未言弃。终不再困顿于黑暗荒凉,情感之间。这百般困扰,万千阻碍,统统被他踩在脚下。

这是一条帝王成长之路,也是一条寒冷孤单之路。如赢稷所想,若可以选择,不生在帝国家,不用感受骨肉相杀,不用舍弃心头挚爱,不用因事事天下先而抛却个人的七情六欲。在世俗的烟火琐碎纷扰中,做一翩翩少年,岂不美哉。

可惜,人生哪有如果。

他是大秦之王,就必承受这社稷之重!

大国崛起粗略经过:已具王者之心,天下虽大,却无人可阻挡大秦东出之脚步

就是在成长的疼痛和孤独中,赢稷一步步坚定“将天下揽入我怀中”为生平之志,知进取,听良言,识忠臣,排异己,帝王手腕尽显。

大胆启用白起,广纳谏言,任人唯才,配合苏秦,重用范睢。

借苏秦死间之计,合纵五国,使齐国得以重创,支离破碎。

后白起水淹鄢城,又攻克楚国国都郢都,自此,楚王偏安一隅,便也败了。

长平之战,赵国举国男子皆战死,再无翻身之可能。

使原本有能力与秦国抗衡的齐楚赵三国国力大挫,绝非强秦之对手。

把秦国从刚继位时一般列强,壮大到灭西周,收九鼎,一秦之力而灭六国的超级强国,为几十年后始皇帝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这天地人,“熊”孩子赢稷,总算是参通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